导航首页 » 一点资讯 » 具身智能时代,人类准备好了吗?
具身智能时代,人类准备好了吗?

图/Pixabay

图/Pixabay

撰文丨刘少山

●  ●  ●

具身智能是一种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物理实体(如机器人)中的颠覆性技术,使它们能够自主感知、学习并与环境进行动态互动。与以往为特定功能设计的传统机器人技术不同,具身智能赋予了机器人更广泛的任务执行能力。这种多功能性使具身智能机器人能够适应各种新环境和挑战,展现出更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具身智能的出现和整合将带来深远的社会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在政府和法律方面,具身智能的快速发展超越了现有的法律和政策框架,导致了监管不确定性和问责制的挑战。各国政府仍在努力制定负责任地推动具身智能发展的政策。在经济方面,预计具身智能将显著提高生产率和经济增长,但也可能导致工作岗位流失并加剧收入不平等。在社区方面,获取具身智能技术可能成为一种特权,恶化社会公平问题,而对具身智能系统的过度依赖可能会扰乱人际互动并导致社会孤立。最重要的是,教育系统的转型是必要的,以确保人类继续发展与机器互补的技能,而不是与机器竞争——这是在先进AI时代维持人类优势的核心挑战。

具身智能会提升社会福利还是加深现有的分歧?我们是否准备好负责任地塑造这一未来,还是将被迫应对其后果?

具身智能是把双刃剑

抛开社会治理层面,具身智能确实有可能通过提高多个领域的生产力和效率,显著推动经济增长。通过在制造业、物流和零售等行业中自动化重复性任务,可以大幅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增加产量 [1]。例如,仅具身智能机器人行业预计在市场成熟时就将达到惊人的 350 万亿美元估值,由全球预计 100 亿个机器人推动,每个机器人的成本约为 35,000 美元。

然而,具身智能技术的快速采用首先将导致工作岗位流失,特别是在制造业、物流和零售等行业的手工和重复性任务中。世界经济论坛的《2023 年就业报告》估计,全球约有 8300 万个工作岗位将被 AI 取代,其中许多集中在这些行业。

为了应对这些增长与岗位流失的双重趋势,有人提倡对机器人征税,以资助全民基本收入 (UBI),作为在具身智能 面前保障生计的一种手段 [2]。然而,Sam Altman 资助、OpenResearch 进行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仅靠UBI无法促进更大的社会流动性,且无法替代就业所提供的经济和社会福利。这凸显了对工人进行再培训和技能提升的重要性,以减轻具身智能带来的潜在经济和社会压力。

具身智能会加大贫富差距吗?

具身智能的整合在两个关键方面威胁着社区的裂解。首先,它有可能通过加深数字鸿沟,恶化社会不平等问题,即获取先进AI技术成为富裕社区的特权。弱势群体可能会发现自己被排除在具身智能的利益之外,例如个性化教育、先进的医疗保健和AI驱动经济中的新兴就业机会。这种日益扩大的差距可能加剧现有的差距,使那些无法获得具身智能的人群在生活的关键领域进一步处于不利地位。

其次,具身智能可能会破坏社会凝聚力和传统的人际互动。随着具身智能系统越来越多地融入日常生活,人们对机器人和AI伴侣在日常任务和情感支持方面的依赖也在增加。这种转变可能导致社区纽带的恶化,因为个人越来越倾向于与机器进行互动而不是与人类建立联系。这种现象可能会引发一种“数字孤独感”,尽管通过 AI 不断保持联系,但由于缺乏真正的人际互动,个体可能会感到更加孤立。这些发展可能会侵蚀社区的基本结构,用人工的、表面的互动取代深层次、有意义的关系 [3]。

监管难题

我们也许无法完全回答这两个问题,但可以试图通过研究具身智能的社会影响来深入理解这些问题。

现有法律往往无法应对具身智能系统不断收集和分析个人信息所带来的数据隐私问题。此外,具身智能的自主性要求制定确保决策过程问责制和透明度的法规。这导致了不仅限于具身智能,而是整个AI领域的混乱监管局面 [4]。

法律问责制带来了特别复杂的挑战,尤其是在确定谁应对自主系统的行为和决策负责时。当具身智能系统导致伤害或做出错误决策时,传统法律框架难以分配责任,因为这些系统独立于直接人类控制之外运作。具身智能的发展进一步复杂化了明确法律标准的过程,凸显了制定新法律和法规以确保问责制和保护公共安全的迫切需要 [5]。

在政策方面,各国正在争夺具身智能技术高地,这种竞争可能引发显著的经济和地缘政治变化。为了促进具身智能的发展,各国实施了旨在建立这些技术的强大生态系统的各种政策。投资于教育和培训项目对于培养支持和推进具身智能的熟练劳动力至关重要 [6]。此外,提供税收减免和补助金等激励措施可以鼓励初创公司和小企业进入具身智能市场并推动创新。

我们准备好了吗?

我们是否真正准备好迎接具身智能在社会中的普及整合?在未来几十年里,随着我们探讨这个关键问题,我们必须解决几个紧迫的问题。首先,我们能否就具身智能的监管达成全球共识,以确保其顺利和伦理地整合?其次,向具身智能的竞赛是一个零和游戏,还是各国可以通过国际合作实现更大的利益?第三,我们如何平衡具身智能驱动的生产力提升带来的经济收益与不可避免的工作岗位流失,并且需要哪些政策来确保没有人被落下?第四,我们如何确保所有人都能公平地获取具身智能技术,同时保持社会凝聚力,防止数字鸿沟和“数字孤独感”侵蚀社区纽带?第五,随着具身智能在知识处理方面超过人类能力,教育应如何演变以保持人类在创造力、批判性思维、情感智力和伦理推理方面的优势?最终,我们必须问自己:在人类与具身智能共存的未来中,什么是永远不受威胁的人类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