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一点资讯 » 父母困在没有退休金的日子里
父母困在没有退休金的日子里

【#父母困在没有退休金的日子里# 】父亲一遍又一遍打着电话,询问有没有工地开工,能不能给介绍一份工作,无一例外,得到的回复都是没有。挂断电话,父亲小心翼翼地解释说,行情不好,工地不开工,年纪又大了,更没人愿意用了。我还没反应过来,父亲马上换上笑脸说,相信爸爸,爸爸一定能找到活干的,养活你妈妈,我们俩不会拖累你的。我不知道父亲求了多少人,被拒绝了多少次,我只知道每一次他都是这样不安地给我解释,或许也是在安慰自己吧。父亲年近60了,早些年靠着种地养活一家人,那时候消息闭塞,不知道怎么出去打工,每年就是守着一亩三分地生活。出卖力气的父亲,成为家里的经济支柱,读书的我和体弱多病的母亲,每天都要看父亲的脸色生活。父亲没有读过什么书,小学都没有毕业,识字不多,脾气暴躁,家里的事他说一不二,父亲做的任何决定,我和母亲必须无条件接受,但随着父亲赚钱能力的减弱和我逐渐担起养家的重担,父亲开始收敛脾气,也不再一言堂,开始跟着母亲学认字,尝试着做些零工。修地铁、快递分拣、上山采蘑菇、秋收开收割机……父亲这几年就城里和村里两头跑,哪有零活就坐绿皮车去哪里,虽然不稳定,有上顿没下顿,但是父亲总是不停的让人介绍活,又踏实肯干,一年到头也没几天闲在家里。长年累月的出苦力,父亲的腰伤越来越严重,眼睛和腿开始出现了水肿的现象,经过我和母亲的轮番劝说,他才去医院进行治疗。医生建议父亲好好休息,不要做力气活了,父亲说自己得的是富贵病,可惜没有那个富贵命。父亲不再东奔西走,开始在家养病,不知从何时起父亲说话变得轻声细语,生怕吵到我,不会在我赖床的时候一遍一遍喊我起来吃早饭……这些生活中的小事起初我并没有注意到,只是觉得家里的氛围越来越好,争吵减少了很多,母亲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这样的环境下, 我紧绷的情绪也放松了下来,对家里的事情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父亲不再一味的反驳,比如之前我提出来带他们去旅游,父亲会特别生气,认为是浪费钱,心思野,带他们出去找罪受,现在会说我长大了,懂事了,知道让长辈享福了,从前三十年的“被纠正”到现在的“被认可”,我惊讶于父亲的转变,也发现父亲在家里越来越小心翼翼,甚至带了一丝讨好的意味。一段时间内,家里始终保持着这种微妙的平衡,没有人去打破,就像过去的三十年里,我和母亲看父亲的脸色生活,不会去反抗,如今角色对换,选择维持现状并不是出于报复心理,而是不知如何去沟通;况且,想转变一个人的思想很难,无缘无故被改变任谁都难以接受。直到因为省钱导致母亲摔倒进医院,我情绪爆发,我们才开始直面这个问题。母亲一直想买个家用梯,方便打扫卫生和高处收纳,父亲一直不同意,觉得使用次数不多,不是必需品,坚决不给母亲买,而我也忙于工作,几乎不做家务,看不到母亲的需求,母亲就一直这样踩着几个箱子做家务,时间久了箱子有点塌,母亲没踩稳,直接摔伤。我慌忙跟领导请了假,赶到医院,看到一脸自责的父亲,如同做错事的小孩子。情急之下,我说了很多伤人的话,指责他们不该省钱,为了一点小钱带来更大的麻烦,抱怨因为母亲入院,我不得不放下手头的工作,被领导批评。面对情绪崩溃的我,父亲手足无措,只能等我冷静下来,小声地解释,说和我一起生活后,不敢在吃的方面省钱,钱无法从嘴里一口一口省出来,就只能从别的地方省,没想到发生意外。看着眼前的父亲,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做错了一点小事,就感觉天塌了。我整理好情绪,和父亲一起去办理住院手续,一路上,父亲都小心谨慎的跟在我后面,他怕医生交代的他听不懂,也想知道这次花了多少钱。他心疼母亲,也心疼我,只不过我们没有找到合适的相处方式。回到家,我和父亲说我们好好聊一聊,父亲以为我又要责备他,他没法找借口逃离,又不知道怎么面对我,只能安静地坐在我对面,仿佛等待审判一般。我问父亲有没有感觉到自己的改变,在家里是不是做什么都怕我不开心。父亲回了我一句很有哲学的话,他说你不是常说什么基础建筑么,我现在没有基础了,不能惹你生气。我明白,父亲想说的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他现在不赚钱,怕以后我不管他和母亲,他们老无所依。我想,父亲也担心村里会有闲言碎语,几个叔伯间也互相攀比。我的父母,就这样被困在了没有退休金的日子里。我试图开导父亲,从并不完美的童年中拼凑一些小事,让他相信我会像他们照顾小时候的我一样,细致地照料他们的晚年生活。我理解父母的焦虑,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面临着不同的压力,就像刚毕业的我,需要迅速积累工作经验,在社会上站稳脚跟,随之又面临婚育的问题,生活给我一点喘息的时间,继而又给我出难题,我需要像个勇士一样,不停闯关,当我以为通关时,又切实地感受到什么是“欲到中年事更多”。现在父母为没有退休金而忧虑,不过也是陷入当前人生阶段的困境中。我深知无法在短时间内缓解他们的焦虑,我的劝解和开导对他们来说只是外力,真正能让他们从现在这种痛苦的状态中走出来的只有他们自己,人生,就是不停的在成长,也许这个过程很漫长,也许无法得到想要的结果,但是,携手面对风雨,接受事与愿违,也是人生的必修课。母亲出院后,我让父亲带着她去跳广场舞,多出去和小区里的同龄人聊聊天,分散一下注意力,不要将自己困在没有退休金的执念里,我本意是想让他们了解不管有没有退休金晚年生活都会有烦恼,结果他们发现了盲点,认为现在造成现在这种状态的主要原因是我没有小孩,如果有孩子给他们来带,所有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如此说法,表面上看起来有利于家庭和谐,父母有事可做,而我也完成了一件人生大事,但本质上是焦虑转移。我坚定地表达了我丁克的想法,也愿意承担所带来的婚姻风险,更不会因为父母的焦虑而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当我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且能肩负起自己的生活,却做出违背自己内心的选择,那么之前所有的努力也就失去了意义。在我看来养老并不难,虽然父母都是农民,大半辈子都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但是每年的地租也能缓解一部分生活压力,又购买了农村合作医疗,生病住院也不用太过担心费用问题,而生活层面我又可以照顾他们,但父母始终觉得没有退休金,无法在经济层面帮助我,现在物价上涨严重,生活成本增加,他们的衣食住行也给我增加了负担。我理解父母想要替我分担压力的苦心,但这种一切为了我好的状态已经严重影响了家庭和谐。母亲也开始抱怨,责怪外公当年不让她读书,她的同学读个卫校在当时都有很好的工作,父亲也开始回忆,如果当年早点外出打工或者开个日用品店,现在一定也有不少积蓄。我们总是这样,找不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时,就开始美化那条没有走过的路,往往忽略那条路上的潜在风险。随着年纪的增加和家庭开销的增加,父母越来越焦虑,经常和有退休金的老人去比较。我也想过给父母买商业保险,这样也多一重保障,但父母坚决不肯,总说买的没有卖的精,最后吃亏的还是我们自己,钱还是放在自己手里放心,不能交到别人手里。虽然感到无奈,但是这些不涉及原则事情,是可以让步的,毕竟,家不是事事都需要讲道理的地方,非要争论个谁对谁错,必然有人感到委屈,长此以往,就像鞋里进了一粒沙,不会带来很大的伤害,但细微的折磨总归让人难受。当我告诉他们天天抱怨已经严重影响到我的生活,父母又开始小心谨慎起来,在他们看来,我是他们养老的最后一重保障,他们努力摆脱经济上对我的依赖,但是他们害怕生病时无人陪伴和照料,医院里的现代设备他们不会使用,明明有很多症状需要描述,到了医院又无法表述出来,如果严重点躺在病床上,没有子女在身边,他们感觉会受欺负。确实如此,衰老和疾病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而生病时人又十分脆弱,依赖心理会更严重,如果没有我在身边,年迈的父母必然会很无助。我想,这才是养老难的关键所在。虽然我一再告知,我会好好照顾他们,但是我仍然能感受到父母依旧极度缺乏安全感,也许是从社交软件上看到了类似的新闻,也许是身边发生了某件事触动了他们,这种感觉就恋爱中缺乏安全感的一方,需要对方的承诺,需要对方事事有回应,如果发生了不顺心的事,就开始自我怀疑。原来不止是爱人,亲人之间也需要源源不断的安全感。父亲病好后还是准备外出打工,觉得和我一起生活特别不自在,要互相迁就彼此的生活习惯,还要照顾我的情绪,他们感觉很累,而且现在这种没有收入的生活,每天都让他们觉得在“啃小”,想趁着身体还算硬朗的时候多攒点钱,可这一切在我看来是典型的“没苦硬吃”。直到我看了一部韩国电影,领养的小女孩担心自己会被养父母送回福利院,在初到新家的时候,不敢多吃,不敢大声说话,我瞬间就明白了父母的处境。我已经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做着父母完全不懂的工作,在父母看来,我自己的“小家”他们还没有完全融入进来,如果他们不努力打工攒钱,有一天也会被迫离开。其实,父母不是所谓的“没苦硬吃”,而是穷怕了,更不想给儿女增加负担。我不再干涉父亲去找活做,但是也约定了只做力所能及的,不要为了钱去做太繁重的体力活,其实我也存了自己的小心思,因为我知道现在就业有多难,工地开工的不多,种地也机械化了,留给父亲的选择少之又之。没有我的阻拦,父亲自己碰壁,每次被拒绝后,父亲都会强调一遍不会给我增加负担,我无力去改变父亲的想法,只能帮他寻找出路。不能出体力,又没有一技之长,最后全家一致决定摆摊卖本地水果,利润虽薄,但胜在投入不大。有事可做,有钱可赚,减少对我的依赖,父母的诉求不过如此。我知道有了收入,父母还是会因为没有退休金而发愁,但无力改变的事情只能去和解。即使有退休金,他们又会因为别的事情而焦虑,比如我是丁克,或者我不是公务员,总之,做不到知足常乐,就会不断被困在某件事中。作为人到中年的独生子女,养老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无论如何不能让自己困在里面,毕竟,生活是旷野,心境旷达,才能放肆去野。文|读者:林江南